据港交所10月22日披露,港龙中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(下文简称“港龙地产”)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,华高和升担任其独家保荐人。10月23日,港龙地产公布了赴港上市IPO招股书。
港龙地产近年来收益飞增,但同时也伴随着成本升高、负债率高等问题,因此,能否成功上市并实现后续的转型发展还要看其未来的发展战略。
据企查查信息显示,江苏港龙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是港龙地产集团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。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均为吕永怀,公司于2007年8月13日在常州成立,主要业务范围在江浙沪地区,包括江苏省常熟、盐城及南通以及浙江省杭州、嘉兴、湖州及绍兴等城市。港龙地产目前还是一家典型小房企,公司于2018年才进军一线城市上海以及河南省和贵州省内多个主要城市。
营收加速增长,成本负债高升
港龙地产发展迅速,短短一年内,其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就实现了超九倍的增长,自2017年的3280万元大幅增加了911%,2018年收益总额达到3.32亿元。
这些收益主要来自其主营业务收入,即开发及销售主要作住宅用途并附带相关配套设施的物业。2016至2018年港龙地产的物业开发及销售收益为4.72亿元、4.34亿元、16.60亿元,三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7.5%。公司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,增速及增量都较大。2016年至2018年其经营利润分别为0.72亿元、0.94亿元、4.36亿元,2016年至2018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6.6%。
港龙地产公司收益以住宅销售为主,2016至2018年,公司住宅销售收入分别为3.66亿元、3.11亿元、15.27亿元,分别占收益总额77.5%、71.8%、92.0 %;2019年上半年公司住宅销售收入为5.74亿元,占收益总额的97.1%。住宅销售收益占总收益比重有一定的上涨趋势。
值得注意的是,港龙地产2018年收入暴涨的同时,多项成本数据也大幅增加,其中一般及行政开支自2017年的2990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9010万元,增长了201.6%;销售及营销开支自2017年的1830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6100万元,增长了234.0%。高涨的成本靠原有的资金恐怕很难支撑。
资产负债率方面,港龙地产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为17.0%,截至2019年上半年已达153.9%,较2016年飙升近8倍,负债总额已增加至116.62亿元。在高负债情况下,港龙地产存在流动性压力,2019上半年流动比率为1.1。
截至今年8月31日,该公司未偿还借款总额为19.39亿元,而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.78亿元。如此高额的负债,在未来如何偿还也是港龙地产面对的一大问题。
伴随高负债而来的是,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港龙地产借款加权平均利率大涨至8.9%,其中银行借款利率7.7%,其他借款利率11%。具体债务结构上,其借款均为5年以下中短期债,截至2019年8月底,短期债占比17.4%,2年以下借款占比达72.8%,短期偿债压力大增。迅速升高的负债数字,以及紧张的现金流情况,让企业的发展岌岌可危。在这种情况下,上市无疑就变成了最便捷的选择。
由于国内中小房企融资环境较为困难,这也是港龙地产选择在港上市的原因之一。在之前由于银行借款收紧,港龙地产已经无法通过银行满足其自身资金需求,因此选择了信托机构借款及向股东借款,而这两种方式虽然可以较快的拿到资金,但其融资成本增加的不止一点。
赴港上市可否缓解危机,取决于其后续发展规划
港龙的高负债率及高成本数据显示,港龙地产在未来将面临很大的资金危机。
与大房企能够多业态盈利、多渠道融资不同的是,对于选择较少的小房企而言,通过上市能获得更多资本,从而进行更快速的扩张,最终在普遍资金短缺的小房企群体中拉开差距。
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对于小房企而言其实并不存在什么上市窗口期。“对于小房企来说,能上市就一定会上市,因为他需要上市带来的这笔融资,以及上市后带来的资本利好。”
另外,港龙地产还存在着土储集中度高的问题。截至今年8月底,港龙地产在20个城市拥有56个开发项目,其中有54个项目位于长三角地区,土地储备高度集中。目前港龙收益主要来自其中4城的9个开发物业的销售,其他项目尚未实现营收,在未来可能仍需要持续投入资金。
针对港龙地产目前存在的问题,《商业观察》采访了财经评论员严跃进。他表示,中小型企业香港上市,会有更多的融资机会,摆脱小房企的角色,利于进一步战略扩张。目前在香港上市的房企物业比较多,得益于香港市场的政策放宽,虽然目前的资本市场表现不太好,但上市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。中小房企通过上市缓解行业压力,否则很难实现战略扩张,与此同时要做好经营业绩,否则也会出现很多问题。
而就港龙地产为上市做的准备、上市后的地产区域规划及之后是否有扩张及其他业务计划等问题,《商业观察》向港龙地产方面发出了采访函,截至发稿日,尚未收到回复。
港龙地产的上市愿景固然美好,但今日的地产江湖,已告别企业草莽生长的岁月,企业面临的各方考验也更为艰巨。对于排在资本市场大门之前的小房企来说,能否让上市变为公司治理、内部管控发生根本变革的推动力,或许比融资本身更为重要。因为,许多上市房企倒下的故事已经证明,上市一跃,并不是真正的“生死之门”。
相关阅读
新闻排行
热点图文
热门资讯
Copyright 2022 www.jrzz36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泰财经网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备案信息:津ICP备2022009749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