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又有一种“反人脸识别”的方式出现了!这次更简单,穿上一件T恤就可以来个“大变活人”,轻松逃过AI系统的监控。
这件印有特殊图案的T恤是由西北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沃森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。通过采用一种叫做“对抗性机器学习”的方法做到的。
用大白话说,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存在的,即便是智能机器的算法也是,设定一些错误输入愚弄一下它,就可能会识别失误了。
利用机器算法的bug,今年4月份比利时鲁汶大学就研究出了一个神奇的贴纸,只要将一块40cmx40cm彩色图案的贴纸贴在身上,就可以在AI监控面前“隐身”了。
但是“神奇贴纸”也有bug。就是图案必须得立立正正的放着,图案一旦扭曲、变了角度就立马暴露了 。而这次的T恤算是升级版,T恤上的图案就算再怎么变形也照样“骗”得过AI系统。
这回人们可以大摇大摆的在AI监控系统前面“逃逸”了。
来源:ifanr
经研发人员在现实和虚拟环境中测试这种 T 恤 ,准确率分别能达 到63% 和 79%。但是如果很多人同时穿着这款T恤走在AI监控前,准确率还会下降很多。
看来,“反人脸识别”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
自从有了“人脸识别技术”,“反人脸识别”的声音和相关技术造诣层层递进。早在2012年,日本就研究出来一款称为“隐私眼镜”的“反人脸识别眼镜”。
虽说看着有点儿沙雕,却是人们对“人脸识别”的第一次对抗。后来,战斗民族俄罗斯也推出了更简单、更方便的“反人脸识别妆”,据说,男女通用,非常高效。
所谓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”,人脸识别技术不断的开发,“反人脸识别技术”也在推陈出新......暗自较量,直到前两天,爆发了“人脸识别第一案”!
事件源于杭州野生动物园在入园检票中新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,年票游客必须“刷脸”入园,这引起了一位游客的强烈不满,该游客是浙江理工大学的副教授,他觉得动物园的行为不合法,侵害了游客的隐私安全,遂将其告上了法院......
这个事件,引起了更多的人对“人脸识别技术”的重视,其中也包括老张。
此前,我一直挺信任人脸识别技术,觉得总比密码锁要安全的吧,毕竟每个人只有一张脸啊。估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想法。
但是你再好好思考一下,人真的只有一张脸么?
还真不是,每个人都有“两张脸”,第二张脸就是数据组成的。当你使用人脸识别时,你的脸就会被算法记录下来,形成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,只要关于你“人脸识别”的数据被提取出来,就可以组成你的第二张脸了。
可以说,关键点就在于储存我们人脸数据的“数据库”,它正是我们隐私的最后一道防线。而“数据库”真的安全么?谁对“数据库”有使用权?又是谁来管理“数据库”?
基于人脸识别应用场景的研发需要。政府、银行、人脸识别技术公司都会存有“人脸识别”的数据库,当你去办理护照、银行办理业务等都会采集你的脸部信息。
而“人脸数据信息”的储存还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,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可被黑客攻击的风险。如果这些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人窃取,你的脸可能就不属于你自己了......
之前某公众号爆料,可用3D打印制作的蜡像能成功的“骗”过支付宝,还被证实买到了火车票;
今年年初,人脸识别科技公司深网视野由于信息泄露,导致250万人的个人信息可以“0门槛”访问获取。该事件爆料之后,国内竟然催生了各种倒卖人脸数据的生意,一张照片几块到十几块不等,成千上百张真人照片被私自随意交易......
再想一下,你在朋友圈看到的各种换脸小视频、AI皮肤测试软件......一边刷着你的脸,一边竟还让你输入手机号......细思极恐。
而这些科技公司对于数据管理远不如业务扩张那么重视,你的人脸识别的数据始终存在着泄露隐患。这简直无异于让你的私人信息在高速“裸奔”,你的隐私还存在么?
新闻排行
热点图文
热门资讯
Copyright 2022 www.jrzz36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泰财经网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备案信息:津ICP备2022009749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