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是什么?乐清市柳市镇黄华堡村村民会告诉你:“在这里生活,就是幸福。”村民的幸福感由何而来?
前天,记者走进当地找答案,看到一幕幕幸福场景:饭菜飘香的邻里食堂里,老人们一边用餐一边闲话家常,其乐融融;生机勃勃的邻里菜园里,身着红衣的志愿者正忙碌着采摘;宽敞明亮的妇女儿童驿站里,老人正带着的儿孙在里面玩耍,各得其乐……
该村党总支副书记朱森森告诉记者,近年来,黄华堡村借助创建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的契机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整合现有阵地资源,调动志愿服务力量,打造“一老一少”幸福邻里系列场景。
邻里食堂吃出“幸福味”
前天中午10时多,黄华堡村瓯江红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邻里中心一楼的邻里食堂已经飘出了饭菜香。
“我们这个邻里食堂办起来有几年了,最多时候一天有100多位村民在这里用餐,大部分是老人……”朱森森介绍。当天中午食堂供应的菜品有葱油小黄鱼、油焖茄子、肉炒包菜、红烧排骨、清炒小青菜等。“来这里吃饭,我很开心。这里的菜品丰盛,并且价格也便宜。”村民张老伯是最早报名到这里用餐的村民之一,对于这间邻里食堂,他打心底里给打了满分。张老伯说,原本他就是一人独居的,每天都在烦恼该吃什么、怎么吃,自从有了这个邻里食堂,他吃出了“家”的味道。
朱森森介绍,目前,该邻里食堂收费标准是,针对60周岁至79周岁的老人收取10元/餐,80周岁至89周岁收取8元/餐,90周岁及以上和低保、残障人士免费用餐,食堂每天供应中餐、晚餐。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人,食堂还提供了送餐上门的服务。
此外,邻里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的助浴、休闲等场所。
邻里菜园种出“邻里情”
“邻里食堂里用的不少蔬菜都出自我们的邻里菜园,是志愿者们自己种的。”说话间,朱森森从邻里食堂的备料间拿来了土豆、红薯向记者展示了起来。
朱森森说的邻里菜园,是黄华堡村近年来打造的幸福邻里系列场景之一。据她介绍,邻里菜园的所在位置原本是一处荒地,近年来在黄华堡慈善自香亭志愿者努力下,这里被开垦成菜园子,种上了各种蔬菜瓜果。
眼下,这个约6亩的邻里菜园阡陌纵横,一垄一垄的青菜、萝卜、菠菜等时令蔬菜长满菜畦。黄华堡慈善自香亭志愿者王春兰告诉记者,因为菜园子比较大,他们分成了四个小组,分别负责管理自己的片区,根据时节不同种植不同的瓜果蔬菜,这个季节正好是土豆、红薯等成熟的时候,他们已经采摘了不少送到了邻里食堂。
除了为邻里食堂供应外,他们还会将种出来的新鲜蔬菜瓜果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、困难户。“今年,我们还给疫情卡口执勤人员送了一些。”王春兰说。
朱森森告诉记者,除黄华堡慈善自香亭志愿者外,黄华堡村目前还有7支志愿者队伍,日常会为村民提供家电维修、邻里照看、跑腿帮等服务。
“驿站”成为村民“好玩地”
老人们在黄华堡村体味到了幸福感,孩子们也在这里找到了幸福感。今年,黄华堡村在该村的欧福雅苑小区打造了一个两层楼的妇女儿童驿站。
“虽然妇女儿童驿站设置在小区内,但是黄华堡村村民都可以来。这里不仅给孩子们安排了一些公益课堂,还设置了专门的阅读和娱乐区域。”
这里除了是孩子们的“好玩地”外,也是妇女们的休闲场所。朱森森说,二楼的瑜伽馆就是在征询了大家意见后,专门为妇女们设置的。
“虽然说这里是妇女儿童驿站,但是老人们也能在这里找到乐趣。”朱森森说,老人们可以这里的观影室看看电影,在健身房里锻炼身体,在会客厅里闲话家常……
目前,该村正在打造黄华堡村乡村文化艺术馆,里面设置图书馆和油画展厅,并且计划在寒暑假为孩子开设艺术课堂。
黄华堡村“邻里中心”的火热经营是柳市镇推进瓯江红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的一个缩影,接下来,柳市镇将系统谋划“柳川幸福邻聚里”品牌活动各项举措,持续迭代优化工作机制,全力打造柳市特色载体和示范应用场景,努力把幸福生活的时代画卷照进柳川百姓现实。
相关阅读
新闻排行
热点图文
热门资讯
Copyright 2022 www.jrzz36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泰财经网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备案信息:津ICP备2022009749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