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长沙县这片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土上,长龙街道龙井社区看似寻常,却因其在基层工会建设上的创新实践而显得格外不同。
这里汇聚了400余家企业、逾2万名产业工人;自龙井社区联合工会成立以来,以其精准、高效、暖心的服务,探索出了一条在小微企业密集区域有效凝聚职工、服务企业、促进和谐的新路径。
从“无人管”到“有娘家”
联合工会应运而生
时间回溯至2021年以前,龙井社区内企业虽多,但以制造业小微企业为主。
“我们企业才十几号人,单独成立工会条件不够,也没那么多精力去运作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况,社区内一家小型企业的负责人坦言。这使得大量职工,特别是流动性较大的产业工人,处于工会组织覆盖的“空白点”,权益维护、技能提升、文化需求等方面缺乏有效依托。
转机发生在2021年8月。为破解小微企业建会难、职工入会难的问题,在上级工会指导和长龙街道党工委支持下,龙井社区大胆创新,成立了覆盖整个社区的联合工会。这一模式打破了单个企业的界限,将社区内暂不具备独立建会条件的小微企业职工广泛吸纳进来。成立之初,便覆盖了57家企业、4258名职工,实现了工会组织从“无”到“有”的关键跨越,让分散的职工终于找到了组织,有了可以依靠的“娘家”。
长沙华兴福食品有限公司起初只有30多名员工,在龙井社区的宣传下加入了社区联合工会。联合工会提供的法律咨询、技能培训、文体活动等服务,大大提升了员工归属感。
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到50多人,在龙井社区联合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下,长沙华兴福食品有限公司顺利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企业工会,管理更规范,凝聚力也上了新台阶。
长龙街道龙井社区联合会组织安全生产培训,打通服务职工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利好政策精准滴灌
助企惠民见实效
龙井社区联合工会并非简单的形式上的联合,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在于实实在在的服务。
“社区工会作为‘小三级’工会体系的中间层级,一直注重发挥承上启下作用,我们主要以党建引领、融合共建为抓手,通过网格化工作积极宣传工会帮扶、服务的政策等,打通服务职工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龙井社区党总支书记、联合工会主席陈琳说。他们梳理并着力落实的十大利好政策,如同精准滴灌,惠及企业和职工两端。
对于企业而言,加入工会并非增加成本。“返还的工会经费我们可以用于职工福利、活动开展,这相当于降低了我们的用人成本,也让我们更有能力为员工办实事。”一位企业管理者算起了经济账。
面对产业工人提升技能的巨大需求,联合工会制定了详尽的年度培训计划。在2025年度培训安排表上可以看到,从焊工、电工、叉车司机等硬技能,到电子商务、花艺、育婴师等新业态技能,再到安全生产、女职工专项培训,几乎月月有安排,内容覆盖广泛。
对于职工最关心的权益保障问题,联合工会作用显著。联合工会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“帮帮团”,提供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和矛盾调解服务。健全的帮扶体系更是雪中送炭:职工医疗互助计划、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、大病救助、临时救助、金秋助学等,构建了一道坚实的保障网。
阵地活动凝心聚力
共建共享幸福家园
陈琳深知,要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向往的“家”,仅靠物质帮扶和技能培训还不够,更需要文化的浸润和情感的归属。
他们积极整合资源,建设并用好职工书屋、职工之家等实体阵地,使其成为职工工作之余充电、放松的“加油站”。同时,全年不断的文体活动更是精彩纷呈:文艺汇演、职工运动会、户外拓展、相亲交友、心理关怀……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,增强了归属感。
“龙井社区的实践证明,‘小社区’同样可以办好‘大工会’,在服务职工、助力企业发展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为促进产城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。”长沙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相关阅读
新闻排行
热点图文
热门资讯
Copyright 2022 www.jrzz36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泰财经网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备案信息:津ICP备2022009749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