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

湘江新区一份“红黑榜”,服务见高低

时间:2025-09-29 11:44:11 来源: 责任编辑:wh2022

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乐

小区物业关系千家万户,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体验。近年来,物业服务企业“红黑榜”制度在省内长沙、邵阳、娄底等地陆续推行,并逐步从市一级延伸至区县乃至街道。

这份榜单究竟如何运行?能否改变小区的治理生态?9月下旬,记者走访湖南湘江新区、长沙雨花区的多个上榜小区发现,一份物业“红黑榜”,远非仅仅一纸通报,更承载了推动物业服务生态向好的探索和期许。

“红黑榜”如何“评”出来

一套细致的考核体系是“红黑榜”公信力的基础。记者了解到,榜单的评定并非依靠主观印象,而是基于多方参与的量化考评。

在湘江新区,现场考核通常由住建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执行,住建部门、街道、社区共同参与监督,同时消防大队也会派员参与消防设施专项检查。

“每个季度的考核重点也会有所不同,比如有的季度侧重消防安全,有的季度聚焦环境卫生或公共收益等。”洋湖街道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动态调整使考核更贴近民生实际。而考核的结果,更是与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直接挂钩。

9月26日,记者走进雨花区三万英尺小区。这个已有近18年历史的小区,多次登上雨花区“红榜”。物业经理彭细贞介绍,他们为独居老人建立帮扶档案,提供陪同就医、代购生活用品及慰问关怀等服务,每季度还开展免费洗车、洗地毯、洗风扇、磨刀等便民活动,并整合商家资源提供理发、义诊等服务。

“物业之前帮我一起找丢失的手机,还主动协助解决我们小区的学区调整问题,服务还可以呢。”该小区业主刘女士告诉记者。这些超出基础服务的举措,除了让小区物业上“红榜”,也让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连续多年超过99%。

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曾登上长沙市“黑榜”的洋湖公馆一期小区。据了解,2023年前,该小区因前期物业服务几近瘫痪,单元门口垃圾堆积、地砖破损严重,公共收益长期为负。

榜单约束力从何而来

公布榜单只是开始,关键在于后续如何发挥作用。记者走访发现,“红黑榜”的影响来自“声誉+制度”的双重作用。

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,目前全省正在探索建立物业服务行业信用管理制度,强化信用信息在招投标、选聘物业服务企业、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领域的应用,逐步建立物业服务行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。

业内人士表示,对“红榜”企业而言,上榜能提升业主信任度,间接促进物业费收缴。同时,这也是行业内的专业认可,有助于企业拓展新项目。

而对“黑榜”企业,影响则更为直接。湘江新区住建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湘江新区相关政策明确,“黑榜”物业参与新区物业项目招投标将受到限制。

更大的压力来自诚信体系。“黑榜”物业的不良记录被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后,还将影响企业在行业的信用评级,形成“一处失信,处处受限”的约束。

监管并非只有惩罚。对于“黑榜”企业,一套“柔性执法”机制也在同步运行。主管部门会组织约谈,下达整改通知书,定期复查,帮助企业找出问题、督促其“硬整改”。

洋湖公馆一期的转变,就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实质性改变。该小区所在龙骨寺社区书记陈意告诉记者,在湘江新区以及下属街道社区的指导下,新物业应急接管后,垫资解决停水停电问题,清理垃圾、更新消防设备、加装监控,让该小区物业从“黑榜”典型跃升为洋湖街道的“红榜”项目。

据统计,上半年长沙市共54家企业登上“红榜”,32家企业被列入“重点监管”,12家企业被“黑榜”曝光。湘江新区合区以来累计发布10期“红黑榜”,其中“红榜”项目104个、“重点监管”项目94个、“黑榜”项目30个,分别对物业企业采取通报表扬、约谈整改、限制项目投标资格等不同措施。

“红黑榜”能否重塑行业生态

“红黑榜”的推行,正在悄然改变业主、物业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方式。

对业主而言,榜单提供了权威、直观的评价依据,以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有所改善。登上长沙市物业“红榜”的象山国际小区的物业,通过建立微信专栏、发放近千份调查问卷等方式提升服务透明度,将业主满意度提升至96%。

对物业行业来说,榜单正在推动形成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市场导向。无论是三万英尺小区将设施保养安排在凌晨的“零干扰服务”,还是各小区不断拓展的便民服务项目,都表明行业的竞争焦点正回归“服务”这一本质。

对管理部门,“红黑榜”则通过细化的考核数据,使之得以从繁杂的投诉处理中抽身,实现更有针对性的监管。

不过,走访中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部分物业企业陷入服务困境、乃至登上“黑榜”,背后归因于行业性的客观制约。

一位从业多年的物业经理坦言,不少前期物业与开发商关联密切,近年随着地产行业整体承压,来自母公司的资金支持减弱,导致在人员配置、设施维护等方面投入不足。此外,一些老旧小区入住率不高、业主缴费意愿较低,物业费收缴规模有限,容易陷入“收费少—投入少—服务差—收费更难”的恶性循环。

这些现实困境也表明,在发挥“红黑榜”监督作用的同时,还需要关注物业企业面临的实际经营环境,为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创造更可持续的条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部分业主对榜单本身的关注度有限,他们更看重的还是日常服务体验。如何让榜单更贴近业主感受,进一步激发业主参与的积极性,是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。

声明:文章未标注“本站原创”或“华泰财经网”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。不代表本站的观点,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!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,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,华泰财经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任何单位、个人、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,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。

新闻排行

热点图文

热门资讯

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广告发行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关于我们
Copyright 2022 www.jrzz36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泰财经网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备案信息:津ICP备2022009749号-12